银行,背后有高人指点
来源 | 观点
撰文 | 老六
“高仿之王”的忧伤。
1
6年亏损超250亿元
一份警示函把众泰汽车重新拉入了大众的视野。
5月20日,浙江证监局发布关于对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事情不复杂,今年1月15日,众泰汽车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对披露的2021年—2024年半年度相关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进行更正。在监管看来,这反映出公司此前披露的相关报告财务信息不准确,违反了相关规定。
警示函背后,众泰汽车的财务状况更惹人关注。
根据众泰汽车披露的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58亿元,同比下降2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00亿元,同比增亏6.82%。
时间再拉长一点,从2019年至2024年,众泰汽车累计亏损超过250亿元!
从资本市场来看,截至2025年5月22日收盘,众泰汽车的股价是2.18元/股。这个价格相比高点已经跌去:
88%。
这已经不是啥腰斩,而是脚踝以上全给砍了。
从市值看,根据亿牛网的数据,众泰汽车历史市值一度高达412亿。再看看现在,只剩下109.93亿,蒸发了300多亿。
股价的跌落之外,众泰汽车还面临债务逾期。
4月初,众泰汽车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公司未披露的新增到期未偿还债务本金合计为1.8亿元,债务类型均为留债,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4.58%。
更早的时候,众泰汽车自查发现,由公司子公司浙江金大门业有限公司担保的公司银行借款相关的留债资金存在漏记的情况。该事项导致公司2021年度债务重组利得多计2.54亿元,2021年负债少计2.54亿元,未分配利润多计2.54亿元。
截至公告日,众泰汽车及下属公司累计到期未偿还债务本金合计为3.4亿元。
更令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
2
一年卖14辆车,高管薪酬超950万元
众泰汽车历史也还算悠久。
公开资料显示,众泰汽车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浙江省金华市。2009年,众泰汽车销售量首次跨越10万辆大关。到了2016年,众泰汽车更是创造了33.31万辆的销售业绩。
那么,时至今日,众泰汽车业绩如何?财报中的答案令人惊讶:
2024年,众泰汽车销量为14辆,同比下降98.74%。
你很难想象,一个曾经年售33.31万辆车的企业,如今一年只卖14辆车!平均一个月也就卖1辆左右。
我们不妨做个对比。从全球看,2024年汽车集团销量排名第一的是丰田(1016万辆),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全球销量427万,吉利销量334万。就连刚入局造车的小米汽车,2024年都卖了13.6万辆。
生产量更夸张。2024年众泰汽车生产量为0辆,2023年为1108辆;库存336辆,2023年则为350辆。
再看研发投入。财报显示,2024年,众泰汽车研发费用为570.24万元,同比下降94.17%。同时,截至2024年末,众泰汽车研发人员为81人,较上年同期的161人减少49.69%。
这个数据,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这还是一家车企吗?
众泰汽车给出的解释为:
自2022年重整以来,面对汽车行业逐年不断恶化的产品价格战和严重“内卷”的形势,加上自身产品、技术、成本、市场、资金储备等核心竞争力落后的具体情况,众泰汽车一直没有恢复整车大规模产销的工作。
但有意思的是,尽管造车业务几乎停滞,公司核心高管的工资却不低。
截至2024年末,公司16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领取报酬954.91万元,较上年同期还增长61.45%。其中,董事长胡泽宇税前报酬196.59万元,副总裁尹雪峰183.61万元。
一边是一年只卖14辆车,一边是核心高管领着百万年薪,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3
“模仿专业户”的起落
别看众泰汽车现在有点落魄,它也有过高光时刻。
时间回到2006年,众泰汽车推出众泰2008车型。这款车型在外观和内饰上与丰田旗下的大发特锐高度相似,由于价格低,当年销量就达到了1.1万辆。
正是从那之后,众泰汽车尝到了“模仿”的甜头,不断推出多款“高仿”汽车。
众泰T600模仿奥迪Q5——
众泰SR7模仿奥迪Q3——
众泰Z700模仿奥迪A6L——
更绝的是众泰SR9,完美复刻保时捷Macan,被戏称为“保时泰”——
有人调侃,淘宝买个保时捷标换上,去哪都是保时捷的待遇,甚至保时捷4S店的人都看不出来。2017年上海车展,保时捷CEO前往众泰展台参观,看到众泰SR9那一刻,他的表情一言难尽。
尽管吐槽不断,众泰SR9还是给众泰汽车带来了好运。2016年,众泰汽车实现33.31万辆的销量,背后的老板应建仁也由此成为浙江金华首富。
但好运没能一直持续。2018年,众泰汽车销量不足2016年的一半,只有15.48万辆,后来更是一路下滑。伴随着企业经营不善,应建仁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
众泰汽车的起落令人唏嘘,但放眼整个汽车行业,这也只是一个缩影。
华尔街日报数据显示,2018年的时候,中国有超过487家电动车制造商。但到了2023年,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近90%的车企都消失了。
还有网友制作了一张新能源汽车“生死簿”。数据显示,仅2020年至2024年2月,就有24家汽车制造商破产或退出,约600万车主售后受到影响。这里面,知名品牌就有爱驰、拜腾、博郡、昶浦、恒驰、红星、陆地方舟、绿驰、敏安、御捷、奇点、前途、长江EV、正道、赛麟、时空电动、天际汽车、知豆、自游家、威马等。
这还不是终局。根据马斯克对媒体的说法,他认为未来,只有10家最优秀的汽车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遥想当年,受到政策扶持与补贴激增的吸引,汽车行业迅速膨胀,众多“新势力”扎堆涌入。热潮之下,乱象也随之浮现。PPT造车、烧钱大战、战略之争……如今只剩一地鸡毛。能够留在场上的,基本都是“卷王”。卷价格、卷配置、卷流量、卷老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卷不到。
行业洗牌还在继续,众泰汽车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这个行业,没有永恒的赢家,只有永恒的进化。
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透彻,尤其是关于柏浪涛是时候该考虑隐退了的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期待作者后续更多的分享!
我在盐池县的一个项目中正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按照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尝试解决,效果很好。感谢分享这么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