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SYSTEM

AI独角兽破产,被曝虚假宣传、编程靠外包,独角兽ai智能交易系统

欧阳克看向黄蓉,一步三回头,但无奈他是自作多情,此时却也不得不离开了。


智东西
编译 李夏
编辑 漠影

智东西5月23日消息,据外媒彭博社和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报道,英国明星初创公司Builder.ai申请破产。初创企业大多昙花一现,而英国AI软件平台Builder.ai的陨落则显得格外刺眼。

这家公司曾是欧洲科技圈最受资本青睐的创业项目之一,曾获得微软和软银集团等投资方共计4.45亿美元的融资,据美国金融服务平台Forge Global数据显示,在2023年5月,Builder.ai估值达到约16.3亿美元。然而就在本周,该公司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Builder.ai于周二召开全员电话会议,宣布其主要实体Engineer.ai Corporation即将申请破产,并由管理人接管公司事务。现任首席执行官Manpreet Ratia透露,公司已被主要债权人宣布违约,账户中的3700万美元现金已被扣押,导致账面仅剩约500万美元。

一、“AI注水”早有前科,核心技术实为人工操作

Builder.ai标榜AI自动生成应用程序,曾宣称“构建App像点披萨一样简单”。然而早在2019年就有调查指出,其所谓的AI平台其实大量依赖乌克兰和印度的软件外包人员完成开发任务。

当时公司坚决否认此事,但随着行业对AI“注水”问题的关注度提高,这类隐瞒行为已难以持续。

前员工向彭博社透露,公司还曾向投资人虚报销售额。今年3月,公司被迫下调营收预期,并在4月将2023年营收下调至1.4亿美元,2024年下半年营收预期亦减少25%。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公司还被指长期依赖与创始人Duggal关系密切的审计机构处理账目。

二、高管变动与债务危机交织,财务漏洞难以弥补

Builder.ai创始人Sachin Dev Duggal已于早前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但仍保留董事会席位。Duggal此前还因涉及印度一起高调刑事调查而成为媒体关注对象,英国《金融时报》去年曾报道其相关法律纠纷。其律师称他仅为证人,并否认存在不当行为。


▲Builder.ai创始人Sachin Dev Duggal今年早些时候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图源:路透社)

现任首席执行官Manpreet Ratia在去年10月为公司争取到5000万美元债务融资,但其于3月接任CEO时,Builder.ai账户仅剩约700万美元。此后,公司向部分现有股东筹集了7500万美元试图修补财务漏洞,但收效甚微。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仍欠亚马逊8.5亿美元、欠微软3亿美元。近日,公司甚至尝试从新加坡账户调动资金支付薪资,但该笔资金亦遭债权人扣押。

三、虚假AI宣传潮迎来清算,行业呼吁增强监管与识别力

Builder.ai的陨落并非孤例。过去一年中,许多打着“AI”旗号、实则大量依赖人工操作的企业已陆续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查处。

2025年1月,SEC与为餐饮行业提供AI服务的美国公司Presto Automation虚假宣传其AI语音系统无需人工干预的行为达成和解。2024年9月,美国科技公司DoNotPay因AI法律服务不具备独立能力(其产品AI律师机器人的服务未能达到其声称的替代人类律师的能力),被FTC罚款19.3万美元。

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也不无争议。2023年12月,谷歌发布Gemini AI模型演示视频后,被揭发其互动演示实为剪辑制作,而非实时对话。

独立研究机构Tech.co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58%的企业选择使用AI,是出于“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也正因如此,企业更应警觉那些夸大其词的AI厂商。

结语:AI泡沫破裂,浮夸背后的“假智能”终将退场

Builder.ai的破产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资本、市场与监管正在共同见证AI行业从浮夸回归理性。

AI技术本质复杂,应用门槛高,真正具有变革潜力的创新值得被资本和市场青睐,而那些“技术伪装者”终将在清算中退出舞台。

来源:彭博社、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

不是烟爷

贰加壹

资深网络安全专家,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经验。专注于网络安全研究、漏洞挖掘与分析。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安全咨询服务,发表过多篇安全领域的学术论文。

评论区 (11)

誓言无忧 腻空
2025-05-23 15:53

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透彻,尤其是关于王楚钦孙颖莎梁吉善王艾米的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期待作者后续更多的分享!

司徒喵呜 古徽
2025-05-23 21:38

我在洛浦县的一个项目中正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按照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尝试解决,效果很好。感谢分享这么有价值的内容!